师道匠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成立5周年系列报道 -> 师道匠心 -> 正文

王汉鹏:韧者笃行,厚积薄发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3-03-24 浏览量:

教师寄语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教师简介

王汉鹏,男,教授,博士生导师,bwin必赢唯一官方网站杰出中青年学者,岩土试验技术与系统装备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地下工程灾变机理与防控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先后主持承担包括部门推荐类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等纵向课题10余项,企事业单位横向课题30多项,总经费超过1.2亿元;出版专著4部、教材3部,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EI高水平论文80余篇,他引超过3000余次,获授权发明专利60余件,核心专利实现转化应用(已为20余家单位研发近30套试验仪器装备);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第2),省部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

平台团队支撑,真学实干笃行

从2007年毕业留校,弹指一挥间,王汉鹏教授已经工作了十六个年头,谈及自己的心路历程,王汉鹏教授坦言:“平台,团队,从一而终,真刀真枪地干”。王汉鹏教授认为课题组的成功,离不开bwin必赢唯一官方网站岩土中心平台的支撑,优秀课题团队的支持,以及正确的研究方向。“大河里有水,小河里不干”,王汉鹏教授引用这一谚语,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平台、团队的建设和个人发展的密切关系。没有平台和团队的支撑,个人很难做出重大突破,将个人发展融入到平台和团队的建设中,才能取得进步和发展。岩土中心成立二十余年,在李术才院士的带领下,由当时只有十几名学生到现在已经培养了八百多名硕士/博士,承担了多项国家级课题和国家重难点工程项目,取得了突出的科研成果,走在了国内外同行的前列。作为岩土工程中心最早毕业留校的博士,在课题组建设方面,王汉鹏教授秉承岩土工程中心理念,倡导“家文化”,在淮南开展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科研时期,条件艰苦,在租住的一间小房子里,组内师生同甘共苦,同吃同住,融洽相处,营造了家的温暖。这一段和谐与温馨的经历,既是项目最终成功的重要原因,也是课题组“家文化”产生的源头活水。

李术才院士到淮南指导王汉鹏教授课题组

淮南科研期间王汉鹏教授时刻践行“家文化”

王汉鹏教授认为课题组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对科研事业的坚持。面向国家重大工程需求的部门推荐类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深地工程多场耦合动力灾变试验仪”2022年成功获批,其背后便是课题组与合作单位持之以恒的结果。从2004年到现在,王汉鹏教授在工作中没有休周末的概念,每天都排满了科研与教学任务,“赶早不赶晚,争分夺秒做好每一件事”。王汉鹏教授带领的课题组除了做好基础的科研理论研究之外,更多的是通过自主创新研发试验仪器设备去解决工程中的难点问题。秉承着岩土中心一直以来“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的理念,王汉鹏教授课题组先后主持承担包括部门推荐类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课题等纵向课题10余项,企事业单位横向课题30多项,近五年承担总经费超1亿元,其中纵向直接经费2546万元,横向经费8040万元,单项合同额最高达5600万元,创bwin必赢唯一官方网站科技研发项目经费最高纪录。

向国家能源集团顾大钊院士汇报试验平台研发情况

科研反哺教学,实践引领创新

美国工程院院士李凯提出“科研是将金钱转换为知识的过程,而创新则是将知识转换为金钱的过程”的观点,结合高校土木工程类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痛点,王汉鹏教授创新提出了“科研反哺教学,实践引领创新”这一具有特色的培养模式。在科研工作和教学实践过程中,他将十几年积淀的科研成果出版了《地下工程物理模拟》、《有限单元法》等教材,同时建设了地下工程物理模拟虚拟仿真系统,以国家重大工程科研案例启发式教学、以原创性研究成果反哺教学,将最新知识和思政引入课堂,强化了科教融合和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带领课题组博士与硕士研究生积极参与多项课题实践,让研究生在科研攻关中锻炼成长,“既习其理,又习其器”,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融合、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专业能力和工程实践相融合。依托自主研发的科研仪器,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获全国博士后创新大赛优胜奖和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大赛铜奖)、互联网+、挑战杯等大赛,培养了学生组织创新能力。这一系列措施真正诠释了“教学相长,以实践引领创新”的理念。

土木工程创新实践人才培养方案

带领课题组青年教师参加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

课题组学生参与仪器研发

尽管科研工作繁重,王汉鹏教授对待教学却从来都是一丝不苟,毫不懈怠。他总是把教学放在第一位,即使是在疫情期间,他也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与课程同频共振,积极探索出了“线上+线下教学”课堂“多维度教学+多角度互动”的创新举措,始终贯彻“严谨教学,科教育人”。他秉持bwin必赢唯一官方网站“重视本科生教学,致力于培养中国最优秀的研究生”的理念,针对不同学生单独制定培养教育方案,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积极沟通,给予指导与帮助,带领学生积极思考探索。他的课程广受学生好评,其中研究生课程《有限元原理与编程》2022年被评为山东省精品研究生课程立项建设,同时还承担省级/校级教改项目7项,出版专著4部,教材3部,获得山东省和bwin必赢唯一官方网站教学成果奖各1项。

课题组老师与2021届地空系本科生

王汉鹏教授认为教师不仅要授业,更要传道,学生不仅要治学,更要修身。针对目前研究生迷茫彷徨的现状,他结合十几年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心路历程,编著了《研究生自我修养》一书,引导学生树立报国成才的大理想,锁定渴望进步的原动力,努力塑造优秀的品格、品行、品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实现自己的精彩人生。在周末,如果没有关键任务需要完成,课题组会定期组织体验生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平衡科研与生活。“人生很美好,不仅仅只有科研和工作,还有生活”,在课题组的微信群内,王汉鹏教授会鼓励大家,传播正能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同时他关注每个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也正是在这样的一种氛围里,学生更愿意与王汉鹏教授谈心事,聊人生,来解开心中的疑惑,拨开烦闷的乌云。通过以上举措,王汉鹏教授已指导学生获国家奖学金2人次,bwin必赢唯一官方网站优秀研究生标兵和优秀研究生奖学金50余人次。

理论联系实际,聚焦重大工程

“习总书记提出,我们科技工作者要坚持“四个面向”,其中一个就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国家的重大需求结合起来”。王汉鹏教授认为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具有很大的优势与潜力。一方面,我国是世界上地下工程建设规模和难点最大的国家,专业培养背景深厚,川藏铁路,滇中引水,YX工程等一大批国家重大工程正在或准备开工建设。和地上结构工程相比,地下工程建设在地下的岩体里面,涉及问题多而杂,如多场耦合、高渗压、强扰动等问题,相对应的研究方法也非常多,包括理论研究、数值计算、物理模拟等。地下工程“黑箱作业、问题复杂”的特点,决定了这个领域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研究空间,许多顽疾到现在一直都没有破解,这些问题都需要有专业知识和工程经验的学者去解决。另一方面,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前景广阔,国内有重大工程需求,深部地下盐穴储库、压缩空气储能等深地储能,地热能开发,二氧化碳地质封存(CCUS)等未来一大批深部工程亟待研究建设。这就对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需求,同时也提供了空前的机遇和挑战。王汉鹏教授告诫学生要提高认知水平和专业能力,秉承家国情怀,以自己所学,真正解决国家发展亟待突破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在实干报国中成就和实现自我价值。

重大工程中的难题往往涉及交叉学科的问题,王汉鹏教授提出了基于重大工程课题的交叉融合实践教学方法与校企联合创新培养模式,带领学生面向国家重大工程战略需求,坚持多学科交叉创新,突破了大型模拟试验装备系统关键技术。2019年,他在袁亮院士指导下带领团队全球首次实现了加载充气保压条件下巷道掘进揭煤诱发煤与瓦斯突出物理模拟,填补了突出全过程真实模拟的技术空白,培养了30余位硕博研究生。此外,他还依托重大工程项目,创新工程实战“沉浸式”育才模式,搭建实践育人平台,与国家能源集团、山东能源集团、淮南矿业集团、山东高速集团、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石油管道局、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等十几家单位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为学生搭建了实习实践平台。

新闻发布会上向嘉宾介绍关键技术与仪器系统

带领课题组与学生在国家能源集团特大型现代化煤矿调研

针对专业特色与国家重大工程需求,王汉鹏教授作为bwin必赢唯一官方网站岩土工程中心“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核心成员(党龄24年)、首届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骨干、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系党支部副书记,探索创建了“党建为基-德育为本-工程为源”思政育人体系,坚持党建引领、思想铸魂,带领学生先后在国能集团、淮南矿区、兖州矿区等多个工地和实验室建立党支部,注重培养学生的使命担当意识,铸就了国家重难点工程建设现场科技攻关堡垒,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王汉鹏教授认为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学习、沟通交往、健康管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保证重大工程的安全施工和全寿命周期的安全运营,就要以深厚的专业能力为基础。而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学习,除了从课本上获取外,也要注重主动思考和实践创新。研究生应更系统学习研究思路与方法,着重独立学习与科研实践的能力,学会自己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面对自己的弱势方面要持之以恒的奋斗,坚信勤能补拙,厚积薄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王汉鹏教授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通过工程实践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起来,为国家的建设做出贡献。

课题组研究生与安徽理工大学合作成功开展模拟试验研究

“实际上你的目标就是把当下的每一天扎扎实实做好。那你只有不断的沉淀,让你身边的人认可,这可能就是你能够触及你梦想的时刻。”在给当下奋斗的年轻人建议中,王汉鹏教授引用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的一席话提醒年轻人要志存高远,切忌好高骛远,人生目标的实现源于踏实做好当下的事情。“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王汉鹏教授鼓励年轻人要从“德、学、身、行”多个维度提升自我,勉励年轻人矢志不渝地朝着自己的理想奋斗努力,一切的苦难终将会在旅途中的某个节点展现意义。


我心目中的他:


@2020级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本科生  田润卿:2022年下半年学习王老师开设的有限元基本原理课程,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半个多学期的课程已然结束,在这节课上我收获了很多,也明白了自身还有许多需要学习和进步的地方,凡事都不能一蹴而就,在学习ansys 软件和FLAC 3D 软件时,更是这般。在王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可以处理有限元课本上的一些简单例子,对ansys 软件解决问题的流程有了详细的认识,同时在课程前半阶段也给我们讲解了很多弹性力学的基础知识,对于现在的弹性力学学习也有一定的帮助。这给我们的学习提供了很多便利,并且询问老师时,老师也会孜孜不倦地为我们解惑。在课间,王老师还关心学生的科创竞赛事宜,曾多次询问我们是否有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的,他可以提供帮助,此前我已经知道很多参与王老师项目的同学均在大赛上斩获佳绩。王老师是一位专业技术过硬,对待学生有问必答,有求必应的优秀老师。对我们来说,他亦师亦友。

@2019级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本科生  潘占一:之前曾有幸聆听过王老师开设的有限元基本原理课程。我对于有限元理论及相关分析软件第一印象是高深莫测,复杂难懂。但是王老师开设的课程让我改变了对有限元的固有印象。王老师上课最大的特点是条理清晰,思路明确,能够让我们以本科所学的知识去理解有限元的基本原理以及分析工程问题的程序。王老师虽然看似严厉但其实平易近人并且尽职尽责。下课时他不仅十分热心地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在结课时他考虑到我们当时期末考试安排紧凑,时间不充裕,及时为我们调整了课设提交时间,让我们有充分时间备考。

@2021级硕士 邱廷麟:王老师对待问题总有一针见血的见解,他的指导总让我有种拨云见日的感觉。这离不开王老师年复一年的学习积累与思考,也是王老师取得丰硕成果的原因。他始终坚持着“知行合一”的理念,总是鼓励我们“干就有用”。平时生活中王老师也是这么做的,总是事无巨细的与学生们讨论修改论文与ppt,逐字逐句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敢于尝试,探索行业内外各种前沿领域,与自身所学交叉融合,碰撞出新的火花。虽然王老师承担着数十项课题,任务繁忙压力也大,但是始终践行着课题组“家文化”的理念,除了在科研上予以指导,还关心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他会拿自身阅历激励我们,在我们迷茫时给予正能量的肯定,让本繁重枯燥的科研生活变得富有乐趣与意义。在这里,我真切的感受到家的温暖。

@2019级博士 王粟:王老师经常跟我们强调“凡事都要多参与”,刚开始的时候其实是不太理解的,觉着有些事和我研究的方向没有关系,参与了也是在浪费时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体会到这句话的意义。比如参与一些项目组的模型试验,可能与自己的研究不一样,其实潜移默化的已经提高了自己的试验水平,而且通过处理数据写实验报告,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通过参与课题组集体的事务可以慢慢提升自己,通过积累,最后为我所用。王老师是我学习上的导师,更是我的人生导师。作为王老师的学生,我深感荣幸。我将以王老师为榜样,积极努力,做一个优秀的科研工作者。

@2017级硕博连读研究生 王伟:王老师敢于探索新领域、新知识;当我遇到研究瓶颈时,王老师总是能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所在或者从机械、控制、电气自动化等专业领域给予开创性的指导,让我万分钦佩。我刚进组那会,课题组的主力基本常驻安徽淮南,租了一套三室的房子,王老师也经常过去,我和王老师住在同一个次卧,屋里基本上也就只能放下两张床。那时候晚上经常和王老师聊天,涉及历史、小说、时事政治……,有时候聊着聊着就睡着了。2018年寒冬腊月,在淮南煤矿上一个四面漏风的试验厂房里面开展煤与瓦斯突出物理模拟试验现场,水管都全冻上了,用热水烫、用火烤。王老师与我们共同奋战,终于在腊月二十六号,全球首次开展了巷道掘进揭煤诱导煤与瓦斯突出。能师从王老师,真的感到很荣幸。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二环东路12550号bwin必赢唯一官方网站兴隆山校区
邮编:250002
电话:0531-86358717

[网站管理]